中文字幕乱码亚洲中文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依依成人影院久久久午夜 http://m.aijiafangqu.com shineu新漁生物 Mon, 10 Feb 2025 02:06:5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8.10 http://m.aijiafangqu.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cropped-111216-32x32.png 保健品 – 四川新漁現(xiàn)代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http://m.aijiafangqu.com 32 32 中醫(yī)養(yǎng)生需科學合理,避免誤區(qū) http://m.aijiafangqu.com/26942.html http://m.aijiafangqu.com/26942.html#respond Mon, 10 Feb 2025 02:06:31 +0000 http://m.aijiafangqu.com/?p=26942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提升和互聯(lián)網普及,中醫(yī)養(yǎng)生憑借簡、便、廉、驗的特點,備受大眾青睞,越來越多年輕人也投身養(yǎng)生行列,“保溫杯里泡枸杞”“告別熬夜脫發(fā),從八段錦開始” 等 “散裝” 養(yǎng)生法被津津樂道。長沙市中醫(yī)醫(yī)院宣傳部主任、高級科普師金浪提醒,無論是中醫(yī)診療還是中醫(yī)養(yǎng)生都是更加科學嚴謹的,有些“時髦”不能趕,有些誤區(qū)要避開。中醫(yī)養(yǎng)生需科學合理,避免誤區(qū),根據自身情況和節(jié)氣特點選擇合適的養(yǎng)生方法,才能達到養(yǎng)生保健的目的。

誤區(qū)一:秋冬盲目進補

市民小陳覺得自己身體很虛,免疫力很差,到了秋冬季就愛食用人參等補品,日前因為攝入過多滋補用品,導致代謝紊亂到醫(yī)院就診。

過度進補是當前中醫(yī)養(yǎng)生常見的誤區(qū)之一。很多年輕人認為自己很虛,其實有時候這種“虛”并不是真虛,而是缺乏鍛煉,導致心肺功能下降。也有些人認為自己本身就很虛,免疫力很低,愛用一些補品,但沒有經過中醫(yī)醫(yī)師系統(tǒng)的辨證。

人的體質有寒熱虛實之分,進補之前需弄清自己的體質,不同體質進補的方法大不相同。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最好的補益方法是食補,平日常說的“冬吃蘿卜夏吃姜”就很有道理。通常來說,大部分健康人是不需要補的,如果秋冬季選擇藥補,建議要對癥下藥。藥材絕非越貴越好,食用后也要注意適度運動,促進腸胃吸收,提高新陳代謝,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

誤區(qū)二:易胖是濕氣重

現(xiàn)在不少年輕人追求“白幼瘦”審美,熱衷減肥。很多人認為,胖是由于濕氣重造成的,減肥第一要義是祛濕,這給不少打著“中醫(yī)”幌子的商家可乘之機。于是各種減肥祛濕產品應運而生,比如紅豆薏米茶、暴汗服、拔罐火療、美人魚姜蒸等。部分商家順勢推出一系列減肥祛濕茶,受到熱捧。其實,“祛濕”并非適用于所有體質的人,比如有些人脾胃不好,或者屬于寒性、陰虛型的體質,就不能盲目地用祛濕藥。

誤區(qū)三:偏信民間偏方

36歲的劉女士平時工作壓力比較大。近半年來,原本滿頭秀發(fā)的她卻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白頭發(fā),嚴重影響了個人形象。劉女士擔心染發(fā)會對發(fā)質和身體造成傷害,于是老家親屬推薦了一個偏方,連續(xù)服用兩個星期后,劉女士感覺白頭發(fā)的情況沒有改善,反而出現(xiàn)乏力、食欲缺乏、尿黃等癥狀。前往醫(yī)院就診后得知,服用的偏方中含有何首烏引發(fā)了肝損傷。

在民間,流傳著很多中醫(yī)偏方,如用醋泡雞蛋治療哮喘、花椒水治療腳氣等。很多人對這些偏方深信不疑,甚至在沒有醫(yī)生指導的情況下自行使用。流傳久遠的偏方有的是有治療價值的,但中醫(yī)講究辨證論治,建議不要輕易相信和使用民間偏方。如果患有疾病,應及時就醫(yī),接受專業(yè)的診斷和治療。

有些偏方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如用斑蝥治療皮膚病,可能導致中毒;用蓖麻子治療便秘,可能引起中毒性肝炎;用附子、烏頭類藥材泡酒,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等。

誤區(qū)四:中藥當保健品服用

一些人將中藥當作保健品長期服用,美其名曰“有病治病,無病防身”。市民小李因人參、西洋參過量服用,出現(xiàn)心悸、頭痛、眩暈等不良反應前往醫(yī)院就診。

“是藥三分毒”這句話是有科學依據的。中藥與西藥一樣具有雙重性,既能治病也能致病。一般來說,用藥劑量及時間應遵醫(yī)囑。根據患者的年齡、體重、病情確定的藥物劑量,不能隨意增減,以免帶來不良后果。大劑量服用中藥,不僅打破身體的吸收平衡,還可能造成慢性中毒等狀況。一劑中藥按作用可分為君、臣、佐、使,有主次之別,如果方中缺藥,不可隨便用其他藥物代替。謹遵醫(yī)囑,不急于求成才是正確的服藥態(tài)度。

誤區(qū)五:煎熬中藥藥渣是精華

一些所謂的“養(yǎng)生”短視頻中提出,煎煮中藥后,產生的“藥渣”(沉淀物)要喝掉,因為都是“精華”,不少人對此也十分相信,認為喝掉“藥渣”(沉淀物)能帶來更多益處。

中藥在煎煮后,易溶于水的有效成分溶解在藥液中,但也會有一些不溶性的物質沉淀在藥液中。中藥飲片的類別千差萬別,有植物、動物甚至還有貝殼類,在煎煮過程中產生沉淀物很正常。對于沉淀物,在《傷寒論》中有著詳細的記載,其中所說的“去滓”就是把中藥的沉淀物去掉。煎煮中藥時難免有飲片的細碎物質混入藥汁中,建議在服用中藥前,先用布或細孔濾網過濾一下,可以避免藥渣混入藥汁里。此外,久置的中藥會出現(xiàn)分層現(xiàn)象。喝之前,建議攪拌一下。

誤區(qū)六:中醫(yī)美容減肥療效好

當前,市面上“排毒養(yǎng)顏、潤腸通便、瘦身美體”的駐顏減肥美容產品很流行,打著“純中藥成分、無副作用”的旗號,深受愛美人士的青睞。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美容減肥產品大多含有大黃、番瀉葉、蘆薈等成分,有的甚至還添加了激素成分,利用瀉下藥,引起腹瀉來進行減肥。中醫(yī)講究辨證論治,減肥美容也是如此。中醫(yī)認為,肥胖與痰、濕、氣虛等有關,中藥減肥應從益氣、健脾、化痰等方面著手,切不可單純以“瀉”減肥。

中醫(yī)養(yǎng)生是一門科學,要樹立正確的養(yǎng)生觀念,避免走入誤區(qū)。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遵循自然氣候變化規(guī)律,使人體機能與自然狀態(tài)和諧統(tǒng)一,以達到養(yǎng)生目的。如立春應順應陽氣生發(fā),可適當進行戶外運動;秋分前后燥邪傷津液與肺臟,易出現(xiàn)呼吸系統(tǒng)和皮膚病,可通過食用潤肺生津之物預防等。通過尊重科學,理性對待中醫(yī)養(yǎng)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養(yǎng)生方法,才能真正享受到中醫(yī)智慧帶來的健康和幸福。

]]>
http://m.aijiafangqu.com/26942.html/feed 0
營養(yǎng)專家:5個常見誤區(qū)不要踩 http://m.aijiafangqu.com/25179.html http://m.aijiafangqu.com/25179.html#respond Thu, 09 Mar 2023 01:32:03 +0000 http://m.aijiafangqu.com/?p=25179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注重身體健康,維生素補充劑等逐漸成為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保健品。有數據顯示,2014~2016年,我國膳食補充劑總體消費人群比例為40%,其中33%的人群每周至少使用2次。

記者在某購物平臺上搜索“復合維生素”,發(fā)現(xiàn)品類非常豐富,有B族復合維生素片、女性孕期或哺乳期維生素片、老年人群復合維生素片等。除了國內品牌,還有許多海外品牌的復合維生素,許多復合維生素的月銷量達幾千至上萬不等。

某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發(fā)布了關于如何補充復合維生素的“筆記”和“測評”,內容包含自己服用的產品品牌,以及產品的成分信息、作用和服用之后的效果,點贊量高的“筆記”或“測評”可達上萬,很多網友看完都表示對復合維生素產品非常心動。也有人質疑,一個健康人有沒有必要天天吃維生素?

復合維生素片包含多種維生素或礦物質,因為服用方便,不少上班族甚至把它當養(yǎng)生保健、美容養(yǎng)顏、抵抗衰老的必需品。不過,記者在采訪專家時了解到,人們對復合維生素有很多認知謠言和用法誤區(qū),需要我們擦亮眼睛。

誤區(qū)1:吃一片補很多營養(yǎng),復合維生素功效強大。

在某復合維生素產品的宣傳簡介中,記者看到“全家好營養(yǎng)”“能量滿滿”“活力加分”“美顏煥發(fā)”“加持好氣色”等醒目的宣傳字眼。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營養(yǎng)師唐墨蓮表示,人體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會引起許多疾病,適當補充復合維生素可以預防疾病的發(fā)生,提高機體免疫力,也可以預防因長時間運動導致的維生素流失。但復合維生素片只是補充劑,它更適合確實存在因某些營養(yǎng)素缺乏導致疾病的人來補,并不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也不能達到許多商家宣傳的“神奇”效果,“美容”“美顏”等作用更是空穴來風,最多只是起到安慰劑的作用。

誤區(qū)2:什么人都能吃復合維生素。

“首先要明確一點,身體健康、生活作息規(guī)律、飲食結構健康的人是不需要補充維生素的?!碧颇徴f,補充維生素不可以跟風,一定要根據自身的身體情況來定。

以下人群可以選擇復合維生素:(1)有某些重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大手術患者(即消耗維生素和礦物質過多的人群);(2)有明確營養(yǎng)不良或攝食障礙的人群;(3)孕期或者哺乳期,需要提高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人群;(4)有不良生活習慣、長期生活不規(guī)律等人群(經常熬夜、酗酒);(5)飲食攝入量少的老年人群。

誤區(qū)3:每種都吃能讓營養(yǎng)更全面。

有些人覺得復合維生素里的量不夠,就會按照字母標識,恨不得從A到K都買來吃。對此,唐墨蓮表示,一般來說,補充多種維生素,只要不超劑量,是不會對肝腎造成太大負擔的,但自己給自己“配藥”是絕對不可取的,一定要尋求醫(yī)生的專業(yè)意見后再補充,因為大部分國人是不缺維生素的。胡亂補充很可能導致某種維生素攝入過量,進而患其他疾病。

誤區(qū)4:吃吃停停,想起來就吃一顆。

有的人吃復合維生素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并不規(guī)律。唐墨蓮說,“復合維生素片建議規(guī)律服用或者根據使用說明食用,而且不能因為幾天沒吃,然后突然一天大量補服,很容易引起急性肝衰?!?/p>

誤區(qū)5:國外的比國內的好,貴的比便宜的好。

市面上有許多海外品牌的復合維生素價格不菲仍受追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認為國外的功效更好。唐墨蓮表示,各個國家對保健食品的標準不一樣,因此復合維生素里各成分的含量不同。一般國外的復合維生素片劑量更大,有些甚至超過了我國居民每日最高可耐受量,從而給很多人造成“國外復合維生素片劑效果更好”的誤區(qū)。實際上,不管產地還是價格,最重要的是看有效成分,建議消費者購買時要看配料表以及營養(yǎng)含量。

唐墨蓮說,維生素生理需求量極小,但又不可或缺,嚴重缺乏會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對中國內地31個省份近6.3萬名城鄉(xiāng)居民進行的營養(yǎng)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成年居民有超過80%的人維生素B1、維生素B2攝入不足,人群普遍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D。缺乏維生素A可能導致夜盲癥、干眼癥,皮膚干燥、角質化;缺乏維生素D可能導致佝僂病、骨質疏松、骨質軟化等問題;缺乏維生素B族可能導致口角炎、糙皮病、貧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等問題。針對國人的普遍現(xiàn)象,有針對性、科學的補充維生素,可以預防上述疾病的發(fā)生,但切忌補過量,否則容易中毒。

“一般來說,水溶性維生素不大容易出現(xiàn)中毒問題,脂溶性維生素則要小心?!碧颇徴f,例如,過量補充維生素A可能導致惡心、食欲下降、嘔吐、視力模糊、脫發(fā)、肌肉和胃部疼痛等問題,長期高劑量會導致骨折;每天補充超110iu的維生素E,可能增加出血性卒中的患病風險;補充劑量大于1000iu的維生素D,可能增加高鈣血癥和腎結石的發(fā)生風險。

最后,唐墨蓮強調,維生素片作為膳食補充劑,主要還是應該通過日常飲食攝入來補充,如每天保證奶、蛋、魚蝦肉、新鮮蔬菜、水果、發(fā)酵制品、豆制品等的攝入,并盡量保持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

]]>
http://m.aijiafangqu.com/25179.html/feed 0
數據顯示,保健品正在成為中青年的一種“剛需” http://m.aijiafangqu.com/23678.html http://m.aijiafangqu.com/23678.html#respond Mon, 17 Jan 2022 03:18:04 +0000 http://m.aijiafangqu.com/?p=23678 保健養(yǎng)生“大軍”中,一股新鮮力量已然形成。智研咨詢發(fā)布的《2021~2027年中國保健品行業(yè)市場發(fā)展模式及戰(zhàn)略咨詢研究報告》數據顯示,中國中青年保健品市場逐年增長,規(guī)模已從2013年的297.9億元,猛增到2020年的700.9億元,預計2021年將達到758.2億元。可以說,保健品正在成為中青年的一種“剛需”。

健康需求催生購買行為

近一兩年,有關保健品購買人群年輕化的調查很多。比如,2020年,第一財經商業(yè)數據中心發(fā)布的《2020年度中國年輕人線上保健品消費方式洞察》報告發(fā)現(xiàn),90后年輕人成了購買保健品的新生力量。《2019~2020年中國體檢行業(yè)發(fā)展簡析》同樣顯示,中國90后自述一直使用保健品的有21.9%,偶爾使用的占47.9%,完全不打算用的僅有3.9%。中國營養(yǎng)保健食品協(xié)會執(zhí)行副會長厲梁秋告訴《生命時報》記者,90后和00后人群對營養(yǎng)健康類產品關注度的明顯提升,與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

首先,整個社會的健康需求旺盛,這是經濟和消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人們在滿足溫飽后會產生更高的追求,將余錢投入到改善健康方面。特別是新冠疫情以來,人們越來越明白“健康是一切的基礎”,即便身體素質相對好的年輕人也不例外。

其次,保健產品的細分影響年輕人選擇。過去,老年人購買保健產品主要是因為年齡增長導致身體功能衰退,產品類型多以輔助降糖、降壓、補鈣、增強免疫力等為主;如今市場上營養(yǎng)保健類產品種類多且細,與年輕人的日常困擾高度匹配。

最后,銷售模式更適合年輕人。他們傾向于從網上了解健康知識,習慣線上購物,其銷售勢頭由此水漲船高。

厲梁秋說,如今中青年人的生活節(jié)奏更快、工作壓力更大,可能導致多種身心問題和健康焦慮,但相比過去,人們的整體健康水平已有所提高,身體狀況未必真的比上一代差。換句話說,年輕人的健康需求客觀上一直存在,只是當今社會的發(fā)展,使得他們對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擁有改善自身健康狀況的能力,購買保健產品就是表現(xiàn)之一。

對保健產品的認知存在誤區(qū)

中青年人購買的保健產品類型與老年人存在明顯區(qū)別。艾媒咨詢2019年調查發(fā)現(xiàn),年輕網民對美容護膚的需求遠遠高于預防疾病, 61.3%的人為了美容護膚,希望防病的只有27.4%?!?021年中國青年對功能性保健品的關注程度”報告,細化了年輕人的購買喜好:排在關注前三名的保健品功能分別為肝腎養(yǎng)護、腸胃養(yǎng)護和抗疲勞,其中,超過三成男性首選肝腎養(yǎng)護類產品,28.8%的女性更關注腸胃養(yǎng)護。

厲梁秋認為,年輕人的購買傾向反映出他們遇到的實際困擾。比如,喝酒應酬多的會考慮護肝;吃飯不規(guī)律的希望養(yǎng)護腸胃;工作負擔重的可能尋求抗疲勞產品緩解;年輕女孩則對美白護膚有較高需求等。但所有需求應該有正確的導向和科學的選擇。

北京聯(lián)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教授金宗濂,已作為保健食品評審專家二十余年。他解釋說,保健品和保健食品是兩個概念,前者指與健康相關的產品,后者僅為前者的一小部分,定位于食品。今年10月發(fā)布的《當代青年消費報告》顯示,41%的90后首選養(yǎng)生方式是內服,保健品就是眾多內服選項之一,其后才是鍛煉和飲食調整,分別占28%和15%。以此來看,目前的各種調查雖然以“保健品”為題,但更多是指購買保健食品。保健食品與普通食品的最大區(qū)別,在于這類食品可以聲稱具有調節(jié)機體(生理)功能。原衛(wèi)生部出臺的《保健食品檢驗與評價技術規(guī)范》中,對保健食品的功能有明確認定,只包括27項,如增強免疫功能、輔助降血脂、抗氧化、輔助改善記憶、緩解體力疲勞、通便、改善睡眠功能等。2018年,該規(guī)范失效。根據原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的相關通知,目前僅有9項保健功能具備評價方法。

金宗濂說,年輕人很容易受到廣告宣傳誤導。比如,“養(yǎng)肝養(yǎng)胃”的說法主要來自中醫(yī),在保健食品的功能認定上,無論過去的27項或目前的9項中均不存在;美白排毒同樣不屬于合法保健功能,與皮膚改善有關的僅包括祛痤瘡、祛黃褐斑、改善皮膚水分狀況等。更重要的是,即便被驗證合格的保健食品,也只有降低疾病風險的作用,與防病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年輕人維護健康的初衷雖然值得肯定,但因認知誤區(qū),也可能白白花錢。

遵循說明書是第一原則

保健食品是否具有某一功能,必須經過嚴格的科學論證。因為原料功能不等于產品功能,其中很可能存在一個原料用量的“有效劑量范圍”,比如,它在低劑量和高劑量時無效,只有中劑量才有效。消費者服用保健食品時,也面臨同樣問題。每天服多少、吃多久會起效、可連續(xù)服用的最長時間等,都關乎安全和保健功效。有時候,保健品吃錯還可能引發(fā)不良后果。比如,有媒體報道,亂用抗生素、保健品和中藥,被認為是導致藥物性肝炎的主要原因,其中,保健品引起的占四成左右。

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但不意味著可以隨便服用。如果年輕人希望通過服用保健食品促進健康,金宗濂建議,至少應當仔細查看產品說明書。首先,弄清主要功能,比如,保健食品或許可以緩解體力疲勞,但緩解精神疲勞的作用尚未被證實;其次,確認適宜哪些人服用,又有哪些不適宜人群;再次,嚴格按照推薦劑量和頻次服用,且不應指望三五天就見效,通常,通便功能一周左右起效,輔助降壓、降脂等,可能需要堅持更長時間。網購國外保健食品時尤其要小心,有些產品未經過國內的嚴格審批,更易出現(xiàn)夸大宣傳。

必須提醒的是,不可將服用保健食品,當作抵消不健康生活方式影響的“救命稻草”,諸如“啤酒里加枸杞,可樂里加黨參”的朋克養(yǎng)生方式,極不提倡,不良生活方式對身體的損傷,不是保健品可以挽回的。比如,偶爾喝酒時服用“對化學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的產品,可減輕損傷,但若時常酗酒,藥物都可能無能為力。金宗濂強調,年輕人追求健康,應當從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做起,從源頭上解決問題,遠遠好過用保健食品“補償”損傷。

]]>
http://m.aijiafangqu.com/23678.html/feed 0
“抗糖化”就能抗衰老?沒那么簡單 http://m.aijiafangqu.com/23629.html http://m.aijiafangqu.com/23629.html#respond Thu, 13 Jan 2022 01:48:16 +0000 http://m.aijiafangqu.com/?p=23629 隨著越來越多的護膚品、保健品有了“抗糖化”概念的加持,“抗糖化”產品儼然成了護膚界的“扛把子”。什么是“糖化”?“抗糖化”產品真的有讓人青春永駐的神奇功效嗎?“抗糖化”就能對抗我們身體的衰老嗎?

今天,就請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主管營養(yǎng)師蔡晶晶為大家揭秘“抗糖化”的真相。

讓人又愛又恨的“美拉德反應”

為什么有些食品,例如誘人的蛋糕、充滿香氣的咖啡、自帶濃郁香味的巧克力、吱吱冒油的烤肉等,對人們來說總有一種強烈的誘惑呢?這要從一種反應說起。

最早,人們發(fā)現(xiàn),甘氨酸和葡萄糖混合液共熱時會形成褐色的化合物,并可以聞到香氣。后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是羰基化合物和氨基化合物間的反應,這是一種廣泛存在于食品工業(yè)的非酶褐變,稱為“美拉德反應”,也就是常說的“糖化反應”。

正是這種反應成就了很多讓人欲罷不能的美味。做食品的人可以用美拉德反應制作出各種你想要的色澤和味道。然而,事物總有兩面性。在品嘗美好味道的同時,美拉德反應也形成了丙烯酰胺、呋喃、雜環(huán)胺、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而這些物質可能導致癌癥、慢性病,以及加速衰老。

特別是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它導致衰老可不只一種方法。部分研究認為,這個物質對皮膚的損傷是使膠原蛋白的脆性增加,容易斷裂,進而產生皺紋,其本身的顏色使我們臉色發(fā)黃、暗沉。其實,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加速人體衰老還體現(xiàn)在導致很多慢性病的發(fā)生,比如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病、動脈粥樣硬化等。有研究發(fā)現(xiàn),上述患者體內的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水平明顯高于正常人群。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糖化反應”和皮膚衰老密不可分。

戒“糖”能防衰老?你想多了

就丙烯酰胺、雜環(huán)胺這兩種產物來說,前者在食品中主要由高淀粉含量的食品原料經油炸、焙烤發(fā)生美拉德反應而產生,后者在燒烤、煎炸的肉類形成。那么,人們開始思考是不是不吃這些過度加工的食品,就可以實現(xiàn)青春永駐呢?遺憾的是,不能。

減少高溫烹調,不吃燒焦的食物,避免過多食用燒烤、煎炸的食物,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減少可能致癌物的攝入。然而,另一種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就沒那么好“對付”了。愛美女性最擔心的也是這種物質。

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在人體內有兩個來源:一是過量的糖和蛋白質在體內合成,二是通過進食攝入。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指的糖,并不只是甜甜的糖果,而是碳水化合物,它是包括單糖、雙糖、多糖等各種不同類型的糖的總稱。

也許有人會問,是不是“戒糖”,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就可以遠離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遠離衰老呢?遺憾的是,這基本也沒有可能!

我們知道,人體本身的血液中流淌著葡萄糖,不論你怎么“戒糖”,你的身體都會想方設法為挑剔的紅細胞、神經細胞和肌細胞提供葡萄糖作為能量原料。所以在人體中,始終存在著緩慢的“美拉德反應”,進而使我們慢慢變老。

此外,碳水化合物是提供人體能量的三大供能物質之一,如果攝入不足,自然會導致機體功能下降,或部分缺失,比如易疲勞、情緒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免疫力下降等。

雖然,目前有很多關于生酮、低碳飲食模式的臨床應用,但這些都是基于治療的飲食模式,也就是說是為了治療某些患者而設置的。不能等同于一種生理狀態(tài)下的日常飲食。

靠“抗糖化”產品就能養(yǎng)出“少女肌”?

提到“抗糖化”,很多人可能會不知所云,但對于愛美人士,這可是競相追捧的大熱產品。在各大線上銷售平臺搜索“抗糖化”,各種口服液、膠囊、蛋白粉真是讓人眼花繚亂。產品宣傳上大多寫著:“抗衰老”“亮白”“抵御自由基”“熬夜也能養(yǎng)出‘少女肌’”……一般來說,此類產品中很多含有美白、抗衰老成分。還有一些產品中使用的是抗氧化成分,比如神經酰胺、VC、鋅,盡管這不影響我們同樣獲得美白、抗衰老的作用,但它們不是“抗糖化”作用的機制。

而且,這些成分目前并沒有指南性的推薦劑量,也沒有更多“抗糖化”作用的研究支持。

其實,對于皮膚而言,最大的損傷并不是“美拉德反應”,而是日曬、熬夜、不均衡飲食、壓力等,單純的“抗糖化”產品并不能抵抗所有危害因素對身體帶來的損傷。

所以,對于 “抗糖化”產品,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自愿選擇。

延緩身體衰老 試試這些駐顏法

與“抗糖化”產品相比,防曬、健康飲食、規(guī)律生活會發(fā)揮更大的抗衰老作用。要想延緩我們身體的衰老、保持健康,還要從平時一點一滴做起。盡量做到以下幾方面,才有可能真正達到減緩衰老和預防疾病的目的。

改變烹飪方式 采用一些能夠減少可能致癌物生成的烹飪方式,如蒸、煮、燉、汆等。

適當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膳食纖維有吸附可能致癌物并降低其活性的作用。

“戒掉”不必要的添加糖人體雖然需要葡萄糖,但不意味著你就要直接攝入糖。從這個角度講,“戒糖”也不能說完全沒有用。我們可以戒掉添加糖,比如蔗糖、白砂糖、綿白糖等。此外,通過攝入復雜的碳水化合物,比如谷薯類、雜豆類、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獲取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同時,配合蛋白質和脂肪的合理攝入比例。

適宜的運動和規(guī)律的作息 減少熬夜,早睡早起,適度運動,通過運動有效快速消耗多余糖分,維持體內糖分平衡。

文/蔡晶晶(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
http://m.aijiafangqu.com/23629.html/feed 0
保健品看上中青年市場 http://m.aijiafangqu.com/23523.html http://m.aijiafangqu.com/23523.html#respond Thu, 16 Dec 2021 07:44:14 +0000 http://m.aijiafangqu.com/?p=23523 保健養(yǎng)生“大軍”中,一股新鮮力量已然形成。智研咨詢發(fā)布的《2021~2027年中國保健品行業(yè)市場發(fā)展模式及戰(zhàn)略咨詢研究報告》數據顯示,中國中青年保健品市場逐年增長,規(guī)模已從2013年的297.9億元,猛增到2020年的700.9億元,預計2021年將達到758.2億元??梢哉f,保健品正在成為中青年的一種“剛需”。

健康需求催生購買行為

近一兩年,有關保健品購買人群年輕化的調查很多。比如,2020年,第一財經商業(yè)數據中心發(fā)布的《2020年度中國年輕人線上保健品消費方式洞察》報告發(fā)現(xiàn),90后年輕人成了購買保健品的新生力量。《2019~2020年中國體檢行業(yè)發(fā)展簡析》同樣顯示,中國90后自述一直使用保健品的有21.9%,偶爾使用的占47.9%,完全不打算用的僅有3.9%。中國營養(yǎng)保健食品協(xié)會執(zhí)行副會長厲梁秋告訴記者,90后和00后人群對營養(yǎng)健康類產品關注度的明顯提升,與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

首先,整個社會的健康需求旺盛,這是經濟和消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人們在滿足溫飽后會產生更高的追求,將余錢投入到改善健康方面。特別是新冠疫情以來,人們越來越明白“健康是一切的基礎”,即便身體素質相對好的年輕人也不例外。

其次,保健產品的細分影響年輕人選擇。過去,老年人購買保健產品主要是因為年齡增長導致身體功能衰退,產品類型多以輔助降糖、降壓、補鈣、增強免疫力等為主;如今市場上營養(yǎng)保健類產品種類多且細,與年輕人的日常困擾高度匹配。

最后,銷售模式更適合年輕人。他們傾向于從網上了解健康知識,習慣線上購物,其銷售勢頭由此水漲船高。

厲梁秋說,如今中青年人的生活節(jié)奏更快、工作壓力更大,可能導致多種身心問題和健康焦慮,但相比過去,人們的整體健康水平已有所提高,身體狀況未必真的比上一代差。換句話說,年輕人的健康需求客觀上一直存在,只是當今社會的發(fā)展,使得他們對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擁有改善自身健康狀況的能力,購買保健產品就是表現(xiàn)之一。

對保健產品的認知存在誤區(qū)

中青年人購買的保健產品類型與老年人存在明顯區(qū)別。艾媒咨詢2019年調查發(fā)現(xiàn),年輕網民對美容護膚的需求遠遠高于預防疾病, 61.3%的人為了美容護膚,希望防病的只有27.4%。“2021年中國青年對功能性保健品的關注程度”報告,細化了年輕人的購買喜好:排在關注前三名的保健品功能分別為肝腎養(yǎng)護、腸胃養(yǎng)護和抗疲勞,其中,超過三成男性首選肝腎養(yǎng)護類產品,28.8%的女性更關注腸胃養(yǎng)護。

厲梁秋認為,年輕人的購買傾向反映出他們遇到的實際困擾。比如,喝酒應酬多的會考慮護肝;吃飯不規(guī)律的希望養(yǎng)護腸胃;工作負擔重的可能尋求抗疲勞產品緩解;年輕女孩則對美白護膚有較高需求等。但所有需求應該有正確的導向和科學的選擇。

北京聯(lián)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教授金宗濂,已作為保健食品評審專家二十余年。他解釋說,保健品和保健食品是兩個概念,前者指與健康相關的產品,后者僅為前者的一小部分,定位于食品。今年10月發(fā)布的《當代青年消費報告》顯示,41%的90后首選養(yǎng)生方式是內服,保健品就是眾多內服選項之一,其后才是鍛煉和飲食調整,分別占28%和15%。以此來看,目前的各種調查雖然以“保健品”為題,但更多是指購買保健食品。保健食品與普通食品的最大區(qū)別,在于這類食品可以聲稱具有調節(jié)機體(生理)功能。原衛(wèi)生部出臺的《保健食品檢驗與評價技術規(guī)范》中,對保健食品的功能有明確認定,只包括27項,如增強免疫功能、輔助降血脂、抗氧化、輔助改善記憶、緩解體力疲勞、通便、改善睡眠功能等。2018年,該規(guī)范失效。根據原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的相關通知,目前僅有9項保健功能具備評價方法。

金宗濂說,年輕人很容易受到廣告宣傳誤導。比如,“養(yǎng)肝養(yǎng)胃”的說法主要來自中醫(yī),在保健食品的功能認定上,無論過去的27項或目前的9項中均不存在;美白排毒同樣不屬于合法保健功能,與皮膚改善有關的僅包括祛痤瘡、祛黃褐斑、改善皮膚水分狀況等。更重要的是,即便被驗證合格的保健食品,也只有降低疾病風險的作用,與防病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年輕人維護健康的初衷雖然值得肯定,但因認知誤區(qū),也可能白白花錢。

遵循說明書是第一原則

保健食品是否具有某一功能,必須經過嚴格的科學論證。因為原料功能不等于產品功能,其中很可能存在一個原料用量的“有效劑量范圍”,比如,它在低劑量和高劑量時無效,只有中劑量才有效。消費者服用保健食品時,也面臨同樣問題。每天服多少、吃多久會起效、可連續(xù)服用的最長時間等,都關乎安全和保健功效。有時候,保健品吃錯還可能引發(fā)不良后果。比如,有媒體報道,亂用抗生素、保健品和中藥,被認為是導致藥物性肝炎的主要原因,其中,保健品引起的占四成左右。

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但不意味著可以隨便服用。如果年輕人希望通過服用保健食品促進健康,金宗濂建議,至少應當仔細查看產品說明書。首先,弄清主要功能,比如,保健食品或許可以緩解體力疲勞,但緩解精神疲勞的作用尚未被證實;其次,確認適宜哪些人服用,又有哪些不適宜人群;再次,嚴格按照推薦劑量和頻次服用,且不應指望三五天就見效,通常,通便功能一周左右起效,輔助降壓、降脂等,可能需要堅持更長時間。網購國外保健食品時尤其要小心,有些產品未經過國內的嚴格審批,更易出現(xiàn)夸大宣傳。

必須提醒的是,不可將服用保健食品,當作抵消不健康生活方式影響的“救命稻草”,諸如“啤酒里加枸杞,可樂里加黨參”的朋克養(yǎng)生方式,極不提倡,不良生活方式對身體的損傷,不是保健品可以挽回的。比如,偶爾喝酒時服用“對化學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的產品,可減輕損傷,但若時常酗酒,藥物都可能無能為力。金宗濂強調,年輕人追求健康,應當從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做起,從源頭上解決問題,遠遠好過用保健食品“補償”損傷。

]]>
http://m.aijiafangqu.com/23523.html/feed 0
邊熬夜邊養(yǎng)生,“朋克養(yǎng)生”的效果如何 http://m.aijiafangqu.com/23233.html http://m.aijiafangqu.com/23233.html#respond Thu, 23 Sep 2021 01:30:38 +0000 http://m.aijiafangqu.com/?p=23233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愛”上保健品。他們一邊高強度工作、熬夜,一邊花重金買保健品,這種行為被年輕人戲稱為“朋克養(yǎng)生”?!芭罂损B(yǎng)生”的效果如何?年輕人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的保健品?

不少年輕人“愛”上保健品

萬夕然在網上下單了泡腳桶、艾灸貼、抗糖丸和紅參飲料,她26歲,熱衷于嘗試各類養(yǎng)生產品,是朋友圈里“天天熬夜的養(yǎng)生愛好者”。

萬夕然告訴記者,高強度的工作和大城市的快節(jié)奏生活迫使她提前養(yǎng)生,“大家白天都在工作,晚上常有聚會,回到家經常已是第二天凌晨?,F(xiàn)狀無法改變,只有好好保養(yǎng)啊?!彼f。

瀏覽一些社區(qū)網站不難發(fā)現(xiàn),“亞健康自救指南”“90后的養(yǎng)生之路”等話題,都有上百萬的討論瀏覽量,不少年輕上班族與在校學生參與話題,分享自己的養(yǎng)生心得,多種保健品頻頻出現(xiàn)在話題討論中。

記者調查中發(fā)現(xiàn),年輕人隨身攜帶深海魚油、膠原蛋白軟糖等保健品的也并不少見。

一些電商平臺和專業(yè)咨詢機構的報告顯示,保健品消費者年齡分布中,85后、95后人群占比超過一半。

部分青年買保健品圖心安

在海南讀大學的柳安說,自己本來對保健品將信將疑,但看到身邊很多朋友都在購買,不少大牌明星也在帶貨,自己也就慢慢“入圈”了?!拔矣玫暮芏喈a品無功無過,我就是想買個心理安慰,就算是交‘智商稅’吧?!绷舱f。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胡琴等醫(yī)學專家表示,年輕人主動獲取健康知識的意識很強,對于飲食營養(yǎng)、運動健身、美容護膚和家庭用藥等各方面都表現(xiàn)出興趣,且獲取養(yǎng)生知識的渠道多元化,如自媒體、社群等。這為他們獲取保健品提供了便利。

隨著互聯(lián)網和電商行業(yè)飛速發(fā)展,保健品購買渠道增多,市場吸力增強。一些網紅主播和明星帶火了保健品市場,如在某社交與經驗分享平臺上,就有超過12萬篇與“功能食品”相關的筆記,很多年輕人無從辨別真假,隨意購買圖個心理安慰。

不少保健產品口味零食化,如某網紅品牌主推餐前阻斷咀嚼糖果、生姜男士提振軟糖、維生素軟糖等產品,聲稱“吃一顆能滿足一天的維生素需求”,概念新穎,抓住了“朋克養(yǎng)生”群體的眼球。多位業(yè)內專家認為,部分年輕人對保健品具有較高期待,希望在短時間內達到更好的效果,而實際上,保健品并不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凡是以“能治病”作為宣傳手段的,都涉嫌虛假宣傳。

專家提醒:謹防保健品濫用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有消費者通過海外代購,買來緩解便秘的日本保健品,但包裝上只有日文看不懂,為此一天服用了10粒,身體產生了抗藥性。多位醫(yī)生表示,其實普通的便秘,通過醫(yī)院的簡單正規(guī)治療一般都能取得良好效果。

胡琴說,保健品通常具有一些預防保健作用,但對消費者并不一定有針對性,如果消費者不明白自己的身體缺乏什么,盲目服用保健品,就屬于濫用保健品了,不僅容易產生依賴,還會影響健康,加重經濟負擔。

胡琴建議,年輕人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最重要,如早睡早起、規(guī)律運動等,不應過分依賴保健品。其次,要從正確的渠道獲取相對權威的醫(yī)藥科普知識,從個人健康需求與保健目的出發(fā),在專業(yè)人士(醫(yī)生或藥師)的建議下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健品。最后,如果確實需要服用保健品,也應按正確的用法用量,合理服用。(來源:新華社)

]]>
http://m.aijiafangqu.com/23233.html/feed 0
90后熱衷養(yǎng)生 保健品玩新花樣 http://m.aijiafangqu.com/22821.html http://m.aijiafangqu.com/22821.html#respond Wed, 02 Jun 2021 01:38:10 +0000 http://m.aijiafangqu.com/?p=22821 堅強打工人、佛系養(yǎng)生黨、精致愛美族……90后熱衷養(yǎng)生 保健品玩新花樣。營養(yǎng)素、護眼丸、健肝片……各路保健品的銷量一路攀升,這可并非中老年人在“買單”!

當90后開始多喝熱水、保溫杯里泡枸杞、主動穿上了秋褲,養(yǎng)生類話題就不再只屬于中老年人。全球市場研究機構益普索Ipsos近日發(fā)布《90后養(yǎng)生日志消費趨勢洞察》,原來注重養(yǎng)生“內服外調兩手抓”的90后才是保健品市場的最大買家。

調研顯示,工作學習和熬夜通宵讓90后不得不開始關注養(yǎng)生,當他們聊到這個話題時,情緒健康、身材管理、睡眠改善是排名前三位的健康訴求;而增長速度最快的前三個健康需求分別是睡眠、脫發(fā)及口腔問題。

90后養(yǎng)生,內服外調兩手抓。他們普遍認為攝入類食物與產品的選擇都對養(yǎng)生起到作用。在內服、鍛煉、飲食調整、作息調整、中式養(yǎng)生、休閑娛樂、看醫(yī)生等眾多健康解決方案中,包括藥、保健品、食材在內的“內服”遙遙領先。

選擇內服養(yǎng)生,他們偏好含天然成分的保健品,果蔬植物有機萃取也深受喜愛,中藥材、珍稀成分則成為新寵,例如選擇由茯苓、陳皮、決明子、山楂等純中藥配方制成的瘦身茶代替日常茶飲。

為了迎合這一新興市場,保健品有零食化、即食化的趨勢,做成凍干、糖果、果凍、即飲產品會更加受歡迎。此外,產品包裝的便攜性、個性化、環(huán)保,甚至社交特征化也是“圈粉”的重要因素。

堅強打工人、佛系養(yǎng)生黨、精致愛美族、自律健身黨、熬夜黨、年輕家庭——90后養(yǎng)生人群被細分為這六類,你屬于哪一隊?

其中,堅強打工人受到工作與生活的雙重壓力,處于步入職場的初中期,生活節(jié)奏快、飲食習慣不佳,部分人群有亞健康癥狀,并且高頻、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他們選擇保健品更關注抗疲勞、睡眠健康、抗焦慮、眼部健康等功能,主要養(yǎng)生場景在辦公室、通勤出差途中,并且多為隨餐服用。

佛系養(yǎng)生黨已具備了良好的養(yǎng)生意識,保溫杯泡枸杞、晚上泡腳足浴,實現(xiàn)好的氣血循環(huán)是常備養(yǎng)生方式。

精致愛美族是在生活中非常注重外在形象的一群人,以女性為主,會投入較多時間進行個人外在形象管理,除了使用護膚品,也會考慮通過日常膳食補充劑來達到美容相關需求,口服營養(yǎng)素、葡萄籽、膠原蛋白深受該類人群喜愛。

自律健身黨將運動作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程,其中,減脂是女生首選,增肌則是男生的主要訴求。在規(guī)律運動的同時,選擇蛋白粉、代餐、復合營養(yǎng)等膳食補充劑來鞏固健身成果并達到更顯著的效果。

熬夜黨通宵熬夜追劇、打游戲,享受夜晚時光。當然,他們在熬夜的時候也意識到這些不良生活習慣或多或少會帶來一些健康問題,因此帶著悔恨彌補的心態(tài),針對性選擇一些諸如美容養(yǎng)顏、護肝、抗疲勞、消化健康類的保健品進行攝入。

最后,就是已經步入全新人生階段的年輕家庭。為了健康地孕育下一代,以及讓全家享受更高質量的家庭生活,營養(yǎng)保健品成為家庭常備物品,產品功能覆蓋備孕、孕期健康、日常營養(yǎng)元素、兒童與老年人保健、免疫力提升等。

]]>
http://m.aijiafangqu.com/22821.html/feed 0
保健品零食化,主攻青年消費群體 http://m.aijiafangqu.com/22544.html http://m.aijiafangqu.com/22544.html#respond Thu, 18 Feb 2021 06:32:36 +0000 http://m.aijiafangqu.com/?p=22544 “吃著最貴的保健品,熬著最晚的夜”,這個充滿戲謔意味的網絡流行語“朋克養(yǎng)生”,道出不少年輕人生活和保健的日常。記者注意到,此前人們熟悉的保健品“藥丸”,悄悄變身色彩斑斕的軟糖、果凍、飲料,讓追求個性消費的年輕人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生“上癮”。

新生代“朋克養(yǎng)生”成風

26歲的小曾每天吃完早餐,會泡上一杯水蜜桃味的維生素泡騰水;如果跟朋友聚會吃了大餐,她會在飯后嘬一包酵素果凍;晚上睡覺前或者熬完夜,她還會喝下一小瓶膠原蛋白飲料和一片護肝片。

紅棗、枸杞、桑葚、黃芪、百合、干桂圓、玫瑰花、菊花、維生素B、維生素E、黑芝麻丸、輔酶Q10……在另一位與小曾同齡的女孩房間,打開一個被她戲稱為“存命箱”的小箱子,琳瑯滿目的保健產品撲面而來。

第一財經商業(yè)數據中心CBNData發(fā)布的《年輕人養(yǎng)生消費趨勢報告》顯示,我國半數以上的“90后”有脫發(fā)、掉發(fā)、視力減弱的困擾,同時約有四成存在肥胖、運動能力下降的情況,還有三成出現(xiàn)免疫力下降的問題。健康消費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常態(tài)化需求。

京東數據也顯示,剛剛過去的2020年,“95后”養(yǎng)生消費增長超2倍。CBNData和阿里數據顯示,近3年來,“90后”已成為線上購買傳統(tǒng)滋補營養(yǎng)品的中堅力量。

零食化保健品熱銷

“酸酸甜甜的,吃起來也沒什么負擔,全當吃零食啦?!毕裥≡粯樱簧佼敶贻p人生活節(jié)奏快、追求高效率和即時享受,在養(yǎng)生這件事上也是如此。相比于傳統(tǒng)需要蒸、煮、燉、熬才能食用的養(yǎng)生食材,年輕人更青睞“開袋即食”和口感好的滋補營養(yǎng)品。

2020年底,快手第一主播辛巴團隊在直播間售賣名為燕窩實為燕窩風味飲料的風波曾引發(fā)全行業(yè)關注。撇開其夸大宣傳等問題不談,在辛巴燕窩風波背后,其實正是一股“保健品快消化”的風潮。

能“防脫發(fā)少白頭護發(fā)生發(fā)”的生物素軟糖,每天嚼兩粒就能“吃出嫩白玫瑰肌”的水果糖,餐后吃一條不僅能“排毒解油”還能幫助瘦身的酵素果凍……記者在電商網站上搜索“防脫發(fā)”“減肥”等關鍵詞后,一些令人躍躍欲試的養(yǎng)生零食映入眼簾,其中不少月銷數千甚至數萬件。

天貓近日發(fā)布的消費趨勢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人們自我關愛的意識被進一步激發(fā),新興消費者對“健康”與“美麗”的追求,讓養(yǎng)生走向“快消化”。保健產品劑型零食化,維生素、褪黑素、魚油紛紛做成軟糖,連玻尿酸、煙酰胺等美容成分也能口服食用。

在保健品巨頭湯臣倍健的電商平臺店鋪內,DHA軟糖、水蜜桃口味的膠原蛋白飲料等更符合年輕人消費習慣的商品熱銷。老字號、零食品牌也感受到了這股熱浪,加入“朋克養(yǎng)生”的隊伍。同仁堂開起咖啡館,一杯“枸杞拿鐵”同時滿足了年輕人維持潮流生活方式和養(yǎng)生的雙重意圖,方回春堂、胡慶余堂、潘高壽等藥企推出了獨立包裝的黑芝麻丸幫助年輕人“固發(fā)養(yǎng)發(fā)”;零食巨頭三只松鼠推出了滋補零食紅棗枸杞丸、紅豆薏仁丸等。

別把“軟糖”當“藥丸”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商家打起了擦邊球,以零食之名,通過夸大宣傳,試圖行保健品甚至藥品之實。

減肥軟糖、燃脂奶片、減肥果凍……在讓人眼花繚亂的養(yǎng)生零食里,記者進入了一款自稱“軟糖減肥”糖果的頁面。首頁上寫著的“一粒瘦三斤”“躺著吃就能瘦”“沒有副作用”信息極具誘惑力。

另一款“燃脂奶片”的商品頁面,靠什么燃脂全無說明,記者追問時,商家客服只以“排油排毒,阻斷脂肪”回復,拒絕透露進一步信息。

相比于披著保健品功效的真零食,暗藏藥品功效的“假零食”危害性值得警惕。據央視報道,浙江臺州不久前查處了一處生產有毒有害“減肥軟糖”的窩點,其生產的減肥軟糖含有國家目前明令禁止的違禁藥西布曲明,可能對心臟功能造成嚴重損害。

“市面上一些號稱天然的燃脂奶片、減肥糖,連有效成分都說不清楚,賣的就是愿者上鉤。”一位營養(yǎng)師博主提醒消費者。(北京日報? 記者:孫奇茹)

]]>
http://m.aijiafangqu.com/22544.html/feed 0
中國保健協(xié)會秘書長徐華鋒:疫情過后,營養(yǎng)保健品行業(yè)必將強勢回歸! http://m.aijiafangqu.com/21079.html http://m.aijiafangqu.com/21079.html#respond Tue, 10 Mar 2020 11:08:34 +0000 http://m.aijiafangqu.com/?p=21079 中國保健協(xié)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華鋒帶來話題:疫情過后,營養(yǎng)保健品市場走向!

01.病毒侵襲? 營養(yǎng)保健行業(yè)難以獨善其身

受疫情影響,營養(yǎng)保健品企業(yè)焦慮的是:病毒從哪里來?向何處去?如何有效科學快速的防控和治療?企業(yè)復工復產最應該考慮到:全產業(yè)鏈上能否同步幅恢復正常工作。中小微企業(yè)能扛多久?

據相關部門調查顯示:34%的企業(yè)只能維持一個月,33%的企業(yè)可以維持兩個月,17.9%可以維持三個月。疫情期間,國家對于中小微企業(yè)出臺了一些列政策,支持企業(yè)的復工復產,幫助企業(yè)渡過難關。

營養(yǎng)保健品無疑是健康產業(yè)中與預防、提高免疫力聯(lián)系最緊密,人們關注度最高的領域,免疫力的提高更成為防控疫情期間最熱門的話題,封城了,封路了,營養(yǎng)健康的消費并沒有封閉,徐華鋒秘書長預測:經此一役,營養(yǎng)保健品需求更會快速增加;呼吁企業(yè)同仁要做足功課、做好準備,市場終歸能恢復。

02.疫情防控? 促進公眾健康意識急速提高

營養(yǎng)保健品行業(yè)的基本面長期長期向好,取決于經濟增長、社會發(fā)展、人均收入,老齡化趨勢、慢病困擾、消費觀念等因素,疫情對于行業(yè)的沖擊是階段性的、暫時的,健康需求面臨反彈、政府對產業(yè)的各種扶持和潛在的消費刺激措施,是市場恢復的堅定支持。

與此同時,人們更加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健康風險、疾病預防的前置意識,疫情防控更加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全民健康教育,勢必帶動龐大的健康消費,徐秘書長預測健康產業(yè)將出現(xiàn)新的商業(yè)態(tài)勢和勢不可擋的增長勢頭。

公眾的網上消費習慣逐漸養(yǎng)成,中老年人也開始網購,開始直播,玩抖音刷快手。足不出戶且能生活自理。在疫情過后也會持續(xù)下去,以電商開始,直播跟進的移動互聯(lián)網健康服務業(yè)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包括在線診療,健康咨詢等智慧醫(yī)療行業(yè)將迎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企業(yè)應更多思考的是:如何能把握時機,把重心轉移到自身發(fā)展上來,能否創(chuàng)新思辨、科技引領。

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中,明確提到至2020年,健康產業(yè)規(guī)模應達到80000億,在行業(yè)規(guī)模不斷壯大,行業(yè)并購、企業(yè)競爭等趨勢下,我們能否用科技型產品和需求滿足公眾健康需求?能否堅持提升營銷領域從業(yè)人員的健康素養(yǎng)?能否助力“健康中國行動”各項指標的完成?這對行業(yè)來說這就是重大的機遇,當然也是考驗。

徐華鋒秘書長指出:疫情影響不會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局面,疫情之后,強烈的健康消費將得到全面的紓解和釋放,營養(yǎng)保健品行業(yè)一定強勢回歸。

03.轉危為“機”,贏得市場信賴的幾點建議

第一、要用創(chuàng)新、科技提升產品競爭力。營養(yǎng)保健品行業(yè)必須與時俱進,炒概念、一招鮮的時代過去了;重視研發(fā),質量穩(wěn)定、功效明確的保健品產品經得起各種驗證。徐秘書長認為企業(yè)的品牌形象是靠長期積累,簡單的把銷售轉為線上,很難有傳統(tǒng)線下品牌養(yǎng)成的積淀,當前營養(yǎng)保健品行業(yè)的品牌文化建設很難靠短時間的網紅和流量;在現(xiàn)有的法規(guī)下解決同質化問題的突破,應從產品的科技、專屬原料、知識產權等核心的產品要素。

第二、守規(guī),小利來于市、大利來于策。小的利潤可以通過市場的營銷方式來實現(xiàn),但要取得大的利潤必須符合國家政策,不斷進步的監(jiān)管部門希望行業(yè)向生產、銷售能夠真實可信,購買、消費能夠由消費者理性負責的市場化過度。遵紀守法并重視法規(guī)建設是優(yōu)秀企業(yè)的表現(xiàn)。

第三、特色,以中醫(yī)藥為基礎的健康產品潛力無限。中醫(yī)藥是老百姓防病治病的基本武器,中醫(yī)藥對于抗擊冠型病毒疫情的作用已經不容質疑。徐秘書長認為:疫情過后,中醫(yī)藥健康產業(yè)將迎來歷史性的發(fā)展機遇。《關于促進中醫(yī)藥傳承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意見》以及《促進健康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行動綱要》等發(fā)布,表明研發(fā)生產中醫(yī)藥為基礎的營養(yǎng)保健品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風口。

第四、方法,換思路解決行業(yè)長期存在的頑疾,營養(yǎng)保健品產品應合理宣傳杜絕虛假、夸張,加大專業(yè)科普力度;徐華鋒秘書長建議:科普工作的宗旨是緊跟政策指引,搭建傳遞政策關懷與法規(guī)宣傳的橋梁與紐帶,疫情過后,可以“健康中國行動”等文件為指導,提高民眾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早預防早健康的觀念進行宣傳。保健食品的價格應做到更加的親民,讓營養(yǎng)保健品的價格不要遠離價值,先降價者必能占得先機。渠道創(chuàng)新應不拘泥于模式,線上線下、互聯(lián)互通,一方面銷售方式應懂得融合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銷售對象應全面。為營養(yǎng)保健品正名,從事健康產業(yè)驕傲。

]]>
http://m.aijiafangqu.com/21079.html/feed 0
中國“保健品”行業(yè)或將迎來真正的黃金發(fā)展期 http://m.aijiafangqu.com/20887.html http://m.aijiafangqu.com/20887.html#respond Wed, 11 Dec 2019 05:54:18 +0000 http://m.aijiafangqu.com/?p=20887 中國保健品市場規(guī)模和發(fā)展空間巨大,而且疊加“健康中國”等戰(zhàn)略性政策支持,加之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二胎放開等利好,相信在整頓過后,中國保健食品行業(yè)將迎來真正的黃金發(fā)展期。

大部分關于保健品的提案和建言都聚焦在“如何整治保健品虛假宣傳”以及“如何防范保健品坑老騙局”等規(guī)范行業(yè)的層面上。

不過,也有代表提出應該支持保健品行業(yè)發(fā)展。全國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董事長盧慶國在談及天津權健事件時表示:“在加強市場監(jiān)管、清除害群之馬的同時,還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使我國保健品行業(yè)健康發(fā)展?!?/p>

健康管理向前

保健品行業(yè)為人詬病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很多不法商家將保健品包裝成了能夠抵御各種疾病、甚至治療癌癥的神藥。

這源于大眾對于保健品沒有一個正確的、理性的認識。事實上,保健品的核心作用在于促進人類健康,而不是以“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保健品的作用在于保健功能,而不是替代藥物和臨床治療。

保健品不能替代藥品,但藥品也不能替代保健品在營養(yǎng)補充、調節(jié)機體、增強免疫力等方面發(fā)揮的作用。

早年,威脅人們健康的是像鼠疫、瘧疾、霍亂、天花、傷寒、痢疾等急性傳染病。隨著科學建設與生態(tài)文明的演變,這些急性傳染病已經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如今威脅著我們健康的是,那些長期罹患并且難以治愈的慢性非傳染病。

這些慢性非傳染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免疫力等途徑來避免和預防的。但由于人們“健康管理”的意識淡薄,導致了這樣一種現(xiàn)象:健康到亞健康人群幾乎不管理,亞健康到小疾病人群很少管理,等到疾病嚴重的時候,直接把所有問題都扔給醫(yī)院,花很多錢,卻很難有好的效果。

2016年,國家領導人在全國衛(wèi)生與健康大會上講到“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指出要“樹立大衛(wèi)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yōu)橐匀嗣窠】禐橹行摹?/p>

由此,中國社會“大健康”之門全面開啟。隨后,國家先后印發(fā)了《“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和《國民營養(yǎng)計劃(2017-2030)》。

但從目前“醫(yī)藥”、“智慧醫(yī)療”等項目的大熱情況來看,“健康中國”概念逐漸偏向醫(yī)療領域,大有被“醫(yī)療中國”偷換的趨勢。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表示,“健康中國”是一項集社會、環(huán)境、經濟、文化于一體的宏大工程,并不是醫(yī)療衛(wèi)生一家的事。“實際上大多數人屬于健康或亞健康狀態(tài),沒有必要即時將他們和疾病相聯(lián)系,他們需要的是健康管理?!碧柒x建議,相關的制度必須是健康管理向前,醫(yī)療服務殿后。

正如中國科學院韓啟德院士那句名言:“醫(yī)學對健康只有8%的作用”。

健康中國戰(zhàn)略,其核心就在于“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衛(wèi)生工作的模式必須以“以健康為中心”替代“以疾病為中心”。這就意味著,中國的健康戰(zhàn)略中,預防保健、醫(yī)療、康復三駕馬車必須齊頭并進,一個也不能落下。

以往,人們對健康的理解是以“治病”為主,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需求會逐漸從從“能看病”發(fā)展到“看好病”“不得病”,也將從透支健康、治療為主的生活方式逐步轉向呵護健康、預防為主的健康生活方式。

盡管保健品行業(yè)諸多問題待解,但不可否認的是,保健食品已經成為了呵護人類健康的重要途徑。

全民養(yǎng)生時代來臨

近日,2019彭博健康國家指數(BloombergHealthiestCountryIndex)新鮮出爐,對生活在169個經濟體中的公民的整體健康程度進行排名。西班牙排在第一位,成為全球最健康的國家,而中國在這個榜單中排在52位。

讓人意外的是,古巴在此次排行數據中很搶眼,比美國(35位)還要靠前5個位次。這使得它成為唯一一個未被世界銀行歸為“高收入”、排名卻如此靠前的國家。

美國律師協(xié)會健康法部門表示,比起美國對診斷和治療疾病的重視,古巴更重視預防保健,這或許是其排名靠前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見,“預防保健”對于實現(xiàn)全民健康有著十分顯著的作用。目前,我國保健食品經監(jiān)管部門批準的保健功能有27類,包括增強抵抗力、改善睡眠、輔助降血脂等,這些功能可以幫助人們實現(xiàn)“預防保健”的目的。

隨著我國人均收入水平不斷提升以及對預防保健的日益重視,營養(yǎng)保健品的攝入已經成為了國民健康管理的重要方式。

而且,老年人也不再是營養(yǎng)保健品購買界的“一枝獨秀”。隨著現(xiàn)代生活壓力的逐漸加重,越來越多的中年人和青年人也加入了保健品消費的主力大軍中,“保溫杯里泡枸杞”不再是一句玩笑,而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里切切實實發(fā)生的事情。

“雙11”期間,返利網的數據顯示“防脫發(fā)”、“抗初老”成了90后養(yǎng)生產品購買的兩大關鍵詞。由此可見,全民養(yǎng)生、購買保健品的時代已經到來。

近年來,亞洲地區(qū)營養(yǎng)保健品市場已經超過歐洲,成為全球第二大保健品消費市場,而我國則為亞洲第一大保健品消費市場。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營養(yǎng)保健品市場規(guī)模約為2898億元,占全球份額超過10%,達到了11.59%。

整頓之余更需支持

雖然保健品行業(yè)存在諸多亂象,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整個行業(yè)。事實上,行業(yè)的種種亂象也從側面反映出,人們對于保健品的需求是十分旺盛的。

國內外發(fā)展的實際和研究表明,保健品行業(yè)的作用是顯著的,對節(jié)省醫(yī)藥衛(wèi)生支出,改善國民健康素養(yǎng),促進經濟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盧慶國認為,一些企業(yè)為牟取暴利,把產品吹得神乎其神,甚至打著直銷旗號,干著傳銷勾當。結果是,正規(guī)的、質量過硬的產品沒獲百姓青睞,靠虛假廣告、虛高價格、靠明星代言的產品卻吸引了眼球。我們不能讓權健事件影響了整個保健品產業(yè)的發(fā)展。

中國營養(yǎng)保健食品協(xié)會秘書長劉學聰也表示,當前保健品市場的確有亂象,但也要看到保健品特別是其中的保健食品有其特定的市場需求和存在的合理性。

其實近年來,我國針對保健品行業(yè)的政策紅利不在少數。其中,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發(fā)布的《關于促進食品工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指導意見》提出營養(yǎng)保健品的發(fā)展方向,強調研究開發(fā)功能性蛋白、功能性膳食纖維、功能性糖原、功能性油脂、益生菌類、生物活性肽等保健和健康食品。

而國務院出臺的《國民營養(yǎng)計劃(2017-2030年)》也指出要著力發(fā)展保健食品、營養(yǎng)強化食品、雙蛋白食物等新型營養(yǎng)健康食品。

盡管我國國民營養(yǎng)健康狀況取得明顯改善,但仍面臨居民營養(yǎng)不足與過剩并存、營養(yǎng)相關疾病多發(fā)、營養(yǎng)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等問題,國民對營養(yǎng)保健品的需求空間巨大。

盧慶國說,相比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發(fā)達國家,我國保健品行業(yè)起步較晚。數據顯示,美國和日本的保健品人均年消費金額分別是214美元和148美元,中國2017年僅為26美元;相比美國60%黏性用戶和50%滲透率,中國僅有10%黏性用戶和20%滲透率。

在13億人口的巨大基數以及人口快速老齡化背景下,中國營養(yǎng)保健市場規(guī)模和發(fā)展空間巨大,而且疊加“健康中國”等戰(zhàn)略性政策支持,加之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二胎放開等利好,相信在整頓過后,中國營養(yǎng)保健行業(yè)將迎來真正的黃金發(fā)展期。

]]>
http://m.aijiafangqu.com/20887.html/feed 0